在幽僻安静的鹿胎山南麓,有一栋红墙粉砖、圆形拱门的西式建筑,这就是芷湘医院——现嵊州市人民医院的前身。对于嵊县人民来说,这不仅是看病配药的医馆,亦是普世救人的善堂,而这所医院的创办人——王邈达更是秉承着“医精德诚、廉洁在心、以诚为本、兼而为善”的王氏家训,造福桑梓、治国医人。 芷湘医院老照片 1878年,王邈达出生于嵊州市甘霖镇白泥墩王氏。王氏一族家风淳厚,家教极严,其父王芷湘是远近闻名的善人,时常救济邻里,施粥散药。一年寒冬,几个从北方逃难来的乞讨者晕死在街边,王芷湘立即命人开设粥铺救济灾民,又免费赠与棉衣蔽体,让他们不至于客死异乡。在这样的家庭氛围熏陶下,王邈达也秉承父亲教诲,时常为乡民免费诊治,医术闻名遐迩。 上个世纪初,浙东地区的嵊县、新昌、上虞等地频发瘟疫,土地荒芜,饿殍遍野。王邈达闻讯后,立即赶往疫区义诊,他目睹了百姓缺医少药、苦不堪言的惨状,决意尊父遗志弃儒从医,建造为百姓治病的芷湘医院,承诺“不为良相,当为良医。” 王氏兄弟二人(右边为王邈达) 建院之初百废待兴,购地建房、添置医疗设备,再加之聘请名医、人力前后共花费二十万两纹银,为此王邈达几乎散尽家财。战争岁月风雨飘摇,芷湘医院历经三毁三建,但无论多难,王氏族人始终坚持在每年王公芷湘诞辰之日,免费施诊一天,分文不取。 王邈达全家福 除了办医救人,王邈达还致力于振兴祖国的中医药事业。可与常人不同的是,他淡泊名利、不贪私财,无有官亨之念。1936年初冬,蒋介石在西安病重,名医齐集,救治仍无起色。当时,最高当局派专员赴杭请王邈达会诊。王邈达出于为中医争气的念头,毅然前往西安。蒋介石病愈后,欲以重金酬谢,王邈达婉然拒绝,却趁机向蒋介石慷慨陈词,提请当局撤销取缔中医、中药的政令,最终挽救了中医、中药被废之厄运。晚年回忆起当时情形时,王邈达告诫子女:“名利犹如粪土,疏离它就洁净,亲近它就遗臭万年。”best365体育邮箱地址_日博365.tv_谁知道365bet网址 建国后,王老年事渐高却依旧精神矍铄,他一面临床诊治、着书立说,一面为新中国各项事业发展献计献策。1953年,王邈达上书建言卫生部振兴祖国中医药事业,带头将藏书250部共计1692册悉数捐献给国家。半个世纪后,王邈达之子王效乾承父辈家风,将家族流传百年的医药秘方“巳戌丸”无偿捐献给嵊州市人民医院。“我们兄弟几个不曾忘记父辈的初心和家规家训的教导,也希望为家乡人民做些贡献。”王效乾说道。 王邈达所着的《汉方简义》 “为医之道,在明医理,在尽仁,两者皆以诚为本。”从医六十余载,王邈达始终怀着医者仁心,坚持处方用药不求奢华、但求为病家着想,让所有人都看得起病、吃得起药。在个人生活中,他食不求甘、坐不重席,常常节衣缩食,但遇上义赈却一定倾囊相助。晚年他更是将自家住所命名为“兼善堂”,两侧楹联自撰“丰乐桥头欢乐巷,行善家传兼善堂。”用于勉励自己和家人。 王氏后人向嵊州市人民医院捐赠古方 王邈达用言传身教告诉子女,要以忠恕仁厚为本质,谦逊处事善待人,救病扶贫,乐善好施。在王氏家风的影响下,其弟王晓籁坚持“兼善天下”,资助家乡修建小学、托儿所。在抗日救亡时,往来于香港、成都等地,多次接收、转发侨胞捐献的抗日款项和物资,不求回报。其子王效乾始终铭记“廉洁在心,以诚为本”的家训教导,十余载教书育人,连家长种植的蔬菜水果都未曾收过一次,他一心为教育,一心为孩子,撰写专着50余部,荣获“杭州市劳模”等多项荣誉。其余王氏后辈们也大多从事教师、医生等职业,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着不平凡的贡献。 best365体育邮箱地址_日博365.tv_谁知道365bet网址如今芷湘医院一角 时光荏苒,如今,芷湘医院治病救人的场景已尘封进历史的卷轴中,但王氏一族“明医理、尽人仁,守诚信、崇廉洁”的医者仁心却永远流传了下来,滋养着王氏后人,浸润着剡溪大地。
|